飯桌教育其實是在『禍害』你的孩子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華商網-華商報 作者: 編輯:邢爽 2017-08-16 08:40:00

內容提要:很多家長都愛在吃飯時給孩子進行說教,絮絮叨叨說個沒完,卻沒發現孩子越吃越慢、越吃越少,到最後一提吃飯就滿臉的不情願!這是怎麼回事?都是『飯桌教育』惹的禍!

  很多家長都愛在吃飯時給孩子進行說教,絮絮叨叨說個沒完,卻沒發現孩子越吃越慢、越吃越少,到最後一提吃飯就滿臉的不情願!這是怎麼回事?都是『飯桌教育』惹的禍!且聽小編細細道來。

  情景回放

  明明今年3歲,是個活潑好動的小女孩,但是媽媽最近發現明明一到吃飯時間就躲躲藏藏,有幾次不是說不餓不想吃,就是很快地隨便吃幾口就說吃飽了。媽媽很擔心明明是得了挑食厭食的疾病,因此向老師了解情況。但是據老師反映,明明在幼兒園時表現良好,吃飯也很香,每次都幾乎是把飯菜吃得乾乾淨淨的,並不存在家長反映的問題。那究竟明明的情況是怎麼一回事呢?

  像明明這種情況其實是很常見的,寶寶表現得不愛吃飯,其實與其身體健康問題沒有關系,更多的是家長給孩子的一種心理壓力讓寶寶『吃不消』。很多家長日常工作繁忙,一般都只是在吃晚飯的時候能夠有比較多時間和寶寶溝通,因此家長會抓緊這個時間問寶寶今天表現怎樣,或者大說道理。家長認為這種『飯桌教育』,在吃飯的輕松環境中,教育效果能夠事半功倍,但其實孩子並不喜歡家長在飯桌上說教。

  吃飯本是溫馨愉悅的氣氛,但是家長利用這個時間來說教,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壓力大、情緒低落,父母的責問、訓斥會使得孩子精神壓力緊張,食欲也就消退,長期如此很容易形成不良的條件反射,使得孩子一到吃飯時精神就特別緊張,長久很容易產生厭食癥,或者產生心理上的疾病,對於親子關系來說更是得不償失。

  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注意場合,選擇合適的時機。飯桌並不是說教的好時機,家長應該要盡量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進餐氣氛,這樣纔能讓孩子吃得開心、吃得舒心。

  飯桌上和孩子聊什麼?

  我們平常對孩子的教育,都是有意識地一板一眼地給孩子做示范,或者就事論事地講道理。但是在飯桌上,家長的一言一行有所松懈,也是最容易無意識地給孩子影響,曝露自身缺點,並傳染給孩子,這時也是最容易影響到孩子言行舉止、精神氣質甚至是價值觀的形成。

  因此,在飯桌上,即使是最簡單的交談,家長也應該要注意言談的內容,既不要對自己今天的工作成就吹噓不已,也不要對孩子今天不好的表現滿腹牢騷。在飯桌上,多真誠地去了解孩子今天的感受,讓孩子分享今天在幼兒園、學校的快樂。

  家長不要過多地追求孩子今天在學校的表現好不好、乖不乖,應該更多地關注孩子的成長心理過程,而不過分看重結果。看孩子是否每天快樂,是否有所收獲,是否交上新的朋友……家長應多成為孩子的傾聽者而不是『教育者』。家長多講一些正面的、善意的、積極向上的話題,能夠很好地培養孩子的光明氣質,能夠更好地讓孩子擁有健康快樂的心態。

  孩子感到你是真心愛他關心他的,他自然會很珍惜每天和你吃飯溝通的機會,就不會逃避吃飯時間了。

  什麼時候教育孩子最合適?

  如果說飯桌上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時間,那麼家長什麼時候教育孩子最合適?

  1、當孩子犯錯的時候

  當孩子做錯事時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教育孩子的時機了。即使我們平時再語重心長地給孩子做思想教育,孩子大多都是聽不進去的。因為這些話語對他們來說都只是父母的一些『沒事找事』,他們甚至會覺得父母就是喜歡抓他們一些小辮子。

  當孩子真正在實踐中犯錯了,家長就千萬不要錯過這個良好的教育時機了。但是這裡說的教育並不是對孩子的犯錯來一頓打罵,而是讓孩子在錯誤中學會成長,讓他們真正吃一墊長一智。

  孩子犯錯後,家長應以糾正鼓勵教育為主,而不是毫不忌諱地數落孩子不是。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批評教育也要注意技巧。

  家長應該要明確指出孩子做錯的地方,並給予他改正錯誤的建議。一方面能夠讓孩子知道家長是對事不對人的,另一方面也能夠讓孩子更好地認識錯誤、接受教育。只要父母是言之有理,而且是以尊重孩子為前提的,那麼也就能夠真正讓孩子心服口服、接受教育。

  2、與孩子一起做家務的時候

  言傳道理的教育方式固然重要,但是父母『身教』的教育作用更明顯。那麼,與孩子一起做家務或者一起從事某項任務的時候,就是體現家長身教的最好時機了!其實孩子還是很喜歡和家長一起實現目標的感覺,孩子和家長向著目標共同努力,更夠使親子之間的距離拉近,同心同力,成為伙伴關系。

  爸媽和孩子一起做家務,既能夠讓孩子模仿著家長學習一些家務活,鍛煉孩子的家務能力,也能夠在身體力行的家務活中,從側面感受到父母做事的態度,從而影響孩子以後做人做事的精神氣質。

  在共同協作中,家長和孩子也可以多溝通,營造一種共同努力、溫馨協作的氣氛,交談內容切記是『大道理』,不然孩子還是會覺得家長是鑽空子找時間來教育他。家長要讓想表達的道理婉轉側面地向孩子灌輸,讓孩子能夠在實踐鍛煉中自己『悟』出來,這樣比單純的講道理效果好多了!

  3、帶孩子出外的時候

  多帶孩子外出,讓孩子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和他人交往,這有利於孩子在實踐中鍛煉。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並不是由上一代灌輸學習的,更真切的體會應從自身的經歷中獲得。那麼家長應該做的,便是給孩子創造這些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

  和孩子一同出游,能夠讓孩子擺脫幼兒園、課堂這些狹窄的空間,讓孩子親近大自然、親近更多的人,同時也能讓家長和孩子享受這無與倫比的歡樂時光,寓教於樂。

  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到別人家做客,讓孩子在他人家中學習如何待人接物,學習禮貌的言行舉止;帶孩子坐公交車,讓孩子讓座,學會尊老愛幼;帶孩子去動物園、博物館,豐富孩子的見識,讓他學習課堂以外的知識,擴闊孩子的眼界;帶他去公園玩,讓他學習如何和同齡小朋友相處交流、建立友誼。

  總結:其實家長大可不必對孩子耳提面命,說教個沒完沒了。寓教於樂,讓孩子親身領悟纔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喲!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