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補償心理變成溺愛的理由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環球網 作者: 編輯:李進 2018-12-19 08:35:10

內容提要:很多家長在自己年幼的時候過得不夠開心幸福,或者是成長的道路上有某一方面做得不夠好的,為此他們就會希望在孩子的身上不要重蹈覆轍,不要走上自己同樣的冤枉路。這就是家長補償心理的表現,可是正是這種心理,將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影響。

  很多家長在自己年幼的時候過得不夠開心幸福,或者是成長的道路上有某一方面做得不夠好的,為此他們就會希望在孩子的身上不要重蹈覆轍,不要走上自己同樣的冤枉路。這就是家長補償心理的表現,可是正是這種心理,將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影響。

  一、家長常見的補償心理

  1、自己曾經得不到的都要讓孩子得到

  作家長的這一代人,以前的生活並沒有現在的生活如此寬裕,可能小時候家裡生活拮據,自己想要什麼,父母並不能夠滿足自己,對家長來說,這是他心裡一直的遺憾。因此自己有了孩子以後,就希望把這些曾經想要卻要不到的東西全部給予孩子,這種看似滿足孩子的現象,其實是家長在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2、沒時間陪孩子,所以什麼都滿足孩子

  現在很多家庭都有一定的生活經濟壓力,所以家長都是忙於上班賺錢,很少有充足的時間去陪伴孩子成長,因此家長認為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就要盡可能什麼都滿足孩子,只要孩子想要的都讓他得到。

  3、孩子有不幸遭遇,家長對孩子有愧疚

  孩子出生後身體帶有某些疾病或者殘疾困擾,又或者是家長之間屬於離異狀態的,家長覺得對孩子有愧疚感,認為自己有對不起孩子的地方,所以就要盡量補償孩子,滿足孩子。

  二、家長補償心理的壞處

  1、家長的補償心理,孩子無法接受

  家長對孩子有補償心理,可能會反而讓孩子無法接受。因為家長想要得到的東西、喜歡的感興趣的東西,可能並不是孩子想要的。所以家長把這些都強加給孩子,會讓孩子反而心生反感,這也是不尊重孩子的一種做法。

  2、家長的補償心理,溺愛孩子成性

  家長的補償心理,平時對孩子是有求必應的,那麼會導致孩子溺愛成性,對孩子的人生觀和金錢觀都造成了錯誤的教育影響。

  三、家庭教育的注意事項

  1、不要以孩子為中心

  家庭教育是不可以完全以孩子為中心的,應該以一種平等的身份地位去陪伴孩子成長。如果以孩子為中心,他就會在溺愛中成長,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育。

  2、不要一手包辦

  孩子在有行為能力的那一刻開始,就必須鼓勵和引導孩子學習獨立性,讓孩子從小就養成了自理自立的好習慣。

  3、不要有求必應

  孩子要求得到的東西,家長要有原則性地衡量是否可以買,是否有必要買,買了有什麼作用。盲目地滿足孩子的需求,這無疑是害了孩子。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