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看大 7歲看老』這些規矩要早給孩子立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京青年報 作者: 編輯:李進 2019-06-24 08:41:54

內容提要:孩子越大越不好管。如果小時候不管好,在以後的日子中,家長在管教孩子方面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你覺得孩子多大的時候,要開始進行管教?中國有句俗話『3歲看大,7歲看老』,意思就是說,從7歲孩子的言行中已經能夠看出他成年的樣子。

  “Ta還是個孩子”、“孩子還小呢”,相信這是很多成年人在被“熊孩子”欺負了之後,聽到的話。面對家長對孩子這樣的“庇護”,大多數人在無奈一笑的同時,心裡可能會想:“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將來社會會替我教訓你。”

  孩子越大付出的管教“成本”越高

  孩子越大越不好管。如果小時候不管好,在以後的日子中,家長在管教孩子方面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比如一個孩子四五歲的時候說要離家出走,家長可能還會覺得很好笑,並不會為此有多緊張、焦慮。但是一個青春期的孩子說要離家出走的時候,家長除了緊張、生氣外,是不是還會有些無奈呢?畢竟孩子的體力、體能、身高各方面已跟家長“旗鼓相當”,無法強壓硬管了。

  “一個不被管教的孩子是一個感覺自己不被愛的孩子”,美國幼兒心理健康和發展精神衛生治療領域創始人之一塞爾瑪·弗雷伯格如是說。

  從孩子的感受來看,當他們長大走了一些彎路之後,還會埋怨父母為什麼沒有好好管教自己。其實,類似的事情在很多家庭中不斷上演,造成的結果就是,孩子因為家長不管自己而覺得父母不愛自己。而家長也很委屈,覺得並不是不愛你,而是太愛你,小時候捨不得管,大了管不了。

  寶寶七八個月就 該啟動“管教模式”

  你覺得孩子多大的時候,要開始進行管教?中國有句俗話“3歲看大,7歲看老”,意思就是說,從7歲孩子的言行中已經能夠看出他成年的樣子。心理學也有研究表明,人格的形成在7歲左右也就已經完成了。這時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對孩子的管教要早於7歲。但到底是什麼時候呢?五六歲?還是三四歲?其實,孩子從一出生就已經為接受管教做好了准備。當他七八個月大的時候,管教就可以開始了。

  想要管教好孩子,家長需要做好兩個心理准備。一是要明白,管教的重點在於“教”而不是管,更不是懲罰;二是需要了解孩子的發展關鍵點。只有按照孩子的發展節奏,纔能將管教這件事情做好。現在我們可以來了解一下0-6歲孩子發展的關鍵點,以及需要管教的內容。

  0-6個月:掌握自我安撫的方法:需要擁抱、需要奶嘴等等,並且能夠調節自己的生活規律。父母要做的就是觀察孩子的需要。

  7-8個月:大概在這個時期孩子可以開始爬行、並且會認生。於是,在這個階段,父母要給能夠行動中的嬰兒一些指導,在孩子不斷試探的過程中,讓他學會限制和界限。

  9-12個月:孩子已經具備了解碼情緒的能力,並且會不斷地試探父母的底線。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統一標准,並且果斷說“不”。

  1-2歲:孩子會在自己的行為和結果之間建立初步的因果關系。父母要做的就是,繼續堅持自己的管教標准,並且在語言制止孩子行為無效時,用行動來說話。

  3-6歲:這個時候,孩子探索外界的能力更強,且會參與到一定的社會生活之中。父母要做的就是全方面的管教,並且讓孩子學會自律。

  給孩子立規矩把握三個關鍵點

  在管教孩子的時候,也就是給孩子立規矩時,有三個核心的關鍵點需要運用在具體的操作中:

  1、對孩子行為的懲罰必須與孩子需要學習的規矩或出現的不良行為相匹配。

  如果孩子一出現不良行為,家長的處理方式就是打一頓。但其實孩子能記住的就只是被打的感覺,並不會認識到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2、孩子能夠對自己所犯的錯誤進行彌補或補償,這樣孩子就能知道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並且幫助孩子在將來,能夠對自己行為的後果進行預判。

  例如,孩子摔壞了東西,讓孩子幫忙修補或是尋找替代品。如果打傷了其他小朋友,要去安慰對方並道歉,並學著如何控制自己的行為。孩子小的時候,家長要陪著孩子完成這個過程。

  3、孩子的能力可以實現彌補自己錯誤的行為,否則管教是無效的。

  孩子本身的行為能力要能夠補償自己的錯誤行為。如果在管教的具體行為中,不能蘊含這三個核心關鍵點,那麼管教就幾乎不可能有效,即使有效也是當下有效,並不能達到讓孩子自律和內化規則的目的。

  五個步驟助你管教“熊孩子”

  明確了上述三個關鍵點後,現在教給大家一個管教孩子不良行為的方法。當孩子出現了不良行為時,我們要分下面這五個步驟來處理:

  首先,理解孩子的不良行為。這裡面包含,家長要去理解孩子的不良行為傳遞了些什麼信息,了解孩子對自己的這個不良行為是怎麼認識的。如果這個不良行為反復出現,家長要耐心尋找原因,並且審視自己對孩子這個不良行為的反應是什麼樣的。

  其次,了解不良行為的發生過程。這裡面涉及2W1H:where、when、how。即這個不良行為發生的地點、時間和過程。

  再次,跟孩子就這個不良行為進行對質。一個總的原則是:越早溝通越好。但這個早其實是家長准備好的時候,如果沒有准備好就不要馬上跟孩子探討孩子的不良行為。

  隨後,回應孩子的反應。當家長跟孩子進行對質的時候,孩子會有反應,可能會否認自己的行為,也可能會找很多借口。家長要對孩子的反應進行反饋。家長在反饋時,要先安慰孩子,讓他平靜下來。然後是定清晰的界限,告訴孩子哪些行為是允許的,哪些是不允許的。在這個過程中要淡化父母作為家長的權力,並且要處理孩子對於可能面臨的處罰而產生的負性情緒,如:恐懼、羞恥等。但最為重要的是,要激發孩子向好行為的動力和希望。

  最後,讓孩子承擔不良行為的後果並獲得原諒。當孩子能夠面對自己的錯誤,並且做出了補償,這個時候就要原諒孩子,讓他領悟寬恕的力量。但是,不要在孩子沒有准備好的時候,強迫孩子道歉。發自內心的道歉,纔能產生積極的能量。

  文/屈建偉(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