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孩子總是捨不得扔東西是心理問題嗎?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新浪育兒 作者: 編輯:徐林軒 2019-08-22 09:06:14

  家裡有孩子的家長,會時常抱怨,家裡太亂了,到處是孩子的東西,孩子一邊總喜歡購買新的玩具,另一邊又是家裡的一個小紙片都捨不得丟棄,這個也要留著,那個也要留著,於是乎,家裡越來越混亂。

  比如剛剛整理好的樂高拼插,孩子想要玩,就會從透明箱子裡全部倒出來,然後花費一兩個小時坐在那裡搭建,試想這麼難以完成的事情,最終完成後,孩子怎麼捨得拆掉呢?還有很多時候需要累積完成,作品只是搭建了一半,於是一定是要擺上一段時間,有的已經完成的拼件,一兩個月都不能讓家裡人挪動地方。而且孩子的觀察力特別敏銳,稍微變換一點兒,TA就會發現,然後還要回復最初的樣子。於是,有孩子的家裡,常常會到處凌亂不堪。

  有的家長可能會采用這個方法,那就是透明收納,這是個不錯的方法,但孩子主動去收納的真的很少,除非有家長陪伴,更多時候還是家長跟在孩子屁股後面整理收納,而孩子跑在前面不停創造新事物。收納整理的意識確實需要培養,但是想要一個三四歲的孩子自己獨立完成收納,似乎並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做到,即使做到了,也會無形之中有一些損失,比如孩子會覺得收納整理太麻煩,索性不玩了,寧可在家裡百無聊賴地呆著,或者觀看電視節目,完全省去操作後的收納,這樣一來反而顧此失彼,畢竟孩子更需要大量的動手操作。

  上述分享的孩子不願意或是捨不得扔東西,基本屬於正常范疇,如果父母用心分辨,就會發現很多東西確實承載了孩子很多快樂地回憶,值得孩子的留念和捨不得。如果想要家裡沒有那麼亂,就需要父母帶著孩子一起定期整理,最有效的小辦法就是讓孩子養成物歸原處的好習慣,這樣即使亂一些,也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對於孩子一定要保留的東西和孩子一起確認好保存的地方,可留可不留的東西,放在整理框內,隨時等候決策處理。從小懂得斷捨離,對孩子也是必要的教育內容。

  但是,還有一些家長表達了更多的擔心,他們認為家裡太亂,主要是因為孩子從來都捨不得扔東西,比如各種玩具水果的包裝,廢舊紙箱紙袋,甚至一次性餐具,雖然跟孩子講過很多次,這些東西不衛生,但是孩子還是會執著的收集。有時孩子捨不得扔掉的廢舊物品,偷偷地給他們扔掉,或是把他已經收起來不再玩的物品找出來扔掉,一旦被孩子發現,他們就會想辦法把收集的東西藏起來,不讓父母找到,總之孩子就是不能接受扔掉。孩子的行為是否意味著某種心理上的問題呢?是否需要幫助呢?

  從父母養育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小朋友,跟上述守著自己的玩具作品不捨得丟棄的小朋友存有一定的差異,因為孩子的收集已經超越個人物品的范疇,而且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家庭生活。因此孩子往往確實需要一些幫助,或許帶孩子去診斷,孩子未必能到存有某些心理問題的程度,比如強迫癥等,但是也足夠需要引起父母的重視,因為在這樣的環境裡,孩子會面臨很多危險與挑戰,而後影響心理上的進一步發展。

  很多時候,個體重復的行為或者精神活動,是為了減少焦慮或痛苦,或者防止某些可怕的事情發生。當這些重復的行為,和心中所擔心的事情又沒有什麼關聯時,個體會被診斷存有心理異常。但是幼兒診斷存有更多的難度,因為很多時候孩子可能不能明確地表達這些重復的行為或者精神活動的目的。

  參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二版的第115頁,關於強迫及其相關障礙的界定與表述:包括持續地難以丟棄或者是放棄物品,不管他們的實際價值如何;在物品已經堆積的情況下,還在收集,但是如果個體沒有意識到,就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個體完全意識到這一點,還是這樣做,就是有問題的,但是小孩子通常是沒有這個意識的,只有成人纔有這個認知。

  據此判斷,如果沒有家長的提示,孩子很難存有這個認知,這時就很難診斷孩子的問題。從養育實際來說,診斷需要專業的醫生,而父母要做的,一定是幫助孩子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回歸正常生活。

  還有一些孩子太捨不得扔東西,主要是那些舊的衣服、玩具,或者是剛剛從外面撿拾回來的樹葉,還有自己從各處弄來的一小摳摳紙片,上面涂鴉了給媽媽的信,孩子是絕對捨不得扔掉的。如果父母堅持,孩子就會大發脾氣,甚至哭鬧不止。這種表現很像是有強迫癥心理的個體,因為有這種心理疾病的個體最初都是想方設法將留下某個東西的目的記住,在試圖扔掉的時候,就好像陷入了某種痛苦之中,放棄扔掉。

  總之,捨不得扔的時候,人們總是會想很多,回想和這件物品有關的故事,特別是那些美好的關聯,扔與不扔,都需要經過不斷地心靈斗爭之後纔會做出決定!如果孩子陷入這樣的心理旋渦,就會顯得很弱勢,無法自拔,在這個時候,孩子會特別需要父母的認可與共情,幫助孩子克服心理的牽絆,實現正常的斷捨離。

  讓孩子理性扔掉物品,還是比較推薦時間這一維度作為參考,比如孩子的物品,一周以內最好不要扔,但過了一周,父母就可以考慮引導孩子去丟棄了(一周並沒有完全嚴密的科研依據,只是經驗的依據,七天的記憶對孩子來說已經比較充足)。就像所有的事物都有保鮮期一樣,孩子對很多物品的佔有和依戀也都會有時間節點,只要把握住那個節點,就可以幫助孩子定期捨棄整理。孩子討論一下物品已經發揮的作用,幫助自己實現了哪些滿足,讓孩子了解物品可以再利用,人的身體都有新陳代謝,身邊的物品也需要定期更新。

  由此看來,孩子總是捨不得扔東西並不能簡單粗暴地斷定為心理問題,而大多數這樣的孩子,他們的心理也確實並沒有任何問題,孩子們的問題主要在於,那些在父母眼裡是垃圾需要丟棄的東西,實際上記錄著很多孩子的情感和想法,大人無法識別,或是缺乏識別的意識,孩子捨不得的也並非物品本身,而是暫時封存在裡面的內容和記憶,孩子一時半會不會忍心丟棄。如果這些美好可以在其他的物品和活動中得以延續,孩子就更能斷捨離。

  所以說,即使家長說講過道理了,但是如果孩子從內心並不認可這些道理,只是迫於父母的壓力,點頭答應扔掉某些物品,並不能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保留VS存放的決策,是否該扔這個話題會長期持續在親子之間進行爭執。再加上孩子的認知水平有限,認識不到很多物品留在這裡其實沒有太多價值的現實,勢必需要父母身體力行踐行斷捨離,分享捨棄的心理歷程,而不是停留在抱怨、指責和強迫孩子的狀態裡,要從了解孩子的內心所想出發,幫助孩子學會主動捨棄。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