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腦教養法:如何改善孩子的情緒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國教育新聞網 作者: 編輯:李進 2021-05-17 08:57:10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是右腦佔主導地位,因而他們完全活在當下,不理會外在的一切。如果只用左腦,孩子的情感世界就會變成沙漠。通過聆聽與關注、經歷分享,父母可以認清孩子的情緒狀態,幫助他們把左右腦結合起來,用左腦的邏輯平衡右腦的強烈情感。一旦學會正確處理情緒,他們就能變得更快樂。

  托馬斯4歲的女兒凱蒂非常喜歡上學,爸爸每次送她上學與她告別時,她從來沒哭鬧過。直到有一次,她在學校生病了,老師打電話給托馬斯,托馬斯就把凱蒂接走了。

  第二天要去上學的時候,凱蒂開始哭鬧,可之前她還好好的呢。接下來的幾天,每天早晨都會發生同樣的事情。就算托馬斯在凱蒂哭鬧與反抗的情況下給她穿上了衣服哄她去上學,到了學校後,情況也沒有改善。

  在學校的停車場下車之後,凱蒂就會越來越“反常”。接近教學樓時,她就會有一種“非暴力不合作”的行為。她緊貼著爸爸,小小的身體重若千金。

  在她的反抗之下,托馬斯只好拖著她一步步地挪向教室。到了教室後,托馬斯被她抓得更緊了。最終凱蒂使出了“撒手?”,她把所有的重量都壓在托馬斯的腿上。當托馬斯終於逃出凱蒂的“魔掌”准備走出教室時,他聽到了女兒歇斯底裡的聲音:“你走了我會死的!”

  這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幼兒分離焦慮現象。有時候學校對孩子而言是個非常可怕的地方,但是托馬斯很納悶:“凱蒂生病之前總會盼望著去學校。她熱愛學校裡的活動,喜歡和同學交朋友,愛講故事,還很崇拜她的老師。”

  那麼,到底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一場病就讓凱蒂生出了這樣極端的、不可理喻的恐懼情緒?托馬斯應該怎樣回應?他的首要任務就是找個法子讓凱蒂心甘情願地去上學,這是他的“生存”目標。但是他也希望把這個艱難的經歷轉變成一次機會,不僅解決凱蒂眼下的問題,更要對她以後的成長過程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這是他的“發展式教育”。

  稍後我們會回到托馬斯面臨的這個問題上來,看他怎樣運用大腦基礎知識讓僅僅滿足最低要求的“生存”時刻,變成幫孩子獲得無限發展能力的“發展時刻”。他很了解我們接下來要闡述的知識:左右腦工作的簡單原理。

  1、左腦和右腦

  可能你已經知道大腦分成左右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不僅在解剖學上是分離的,而且在功能上也非常不同。有人甚至認為,左右腦有各自獨特的“個性”,它們都有“自己的想法”。科學界稱,大腦影響我們的方式有“左腦模式”和“右腦模式”,但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將用通俗的說法討論左腦和右腦。

  左腦熱愛並且渴望秩序,是邏輯的、求實的、語言的和線性的。而右腦是全面的、非語言的,它負責發送並接收信號,使我們實現溝通的目的。這些信號包括表情、眼神交流、語氣語調、身體姿勢和手勢。右腦不關心細節和秩序,只關心整體的場景,即一次經歷的含義和感受,並專門處理意象、情緒和個人記憶。“直覺”或者“發自內心的感覺”就來源於右腦。

  有人說右腦更加直觀和感性,從專業角度來說,更准確的說法是右腦更直接地受到身體和大腦底端區域的影響,負責接收和解讀情感信息。簡單地說,就是左腦是邏輯的、語言的和求實的,而右腦是情感的、非語言的、經驗化的和自傳體式的。

  你可以這樣想,左腦關心法律條文。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們會變得非常擅長左腦式思維:“我沒有擠她!我只是輕輕推了她一下。”而右腦關心法律精神,注重人際關系中的情感和體驗。左腦關注文本,而右腦關注語境。正是不講求邏輯的、感性的右腦促使凱蒂朝父親大喊:“你走了我會死的!”

  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尤其是3歲以前,右腦佔據主導地位。兒童還沒有掌握用邏輯和文字來表達感受的能力,完全活在當下,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他們會毫無顧忌地蹲在人行道上看瓢蟲爬行,或者上課遲到了也毫無內疚感。邏輯、責任以及時間觀念,對他們來說還不存在。但是當一個幼兒開始不停地問“為什麼”時,你就知道他的左腦開始起作用了,因為左腦想知道世間萬物之間線性的因果關系,並用語言把邏輯表達出來。

  2、聯結左右腦

  為了使生活和諧、有意義並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左右腦協同運作是至關重要的,而大腦結構也是這樣設計的。以胼胝體為例,它是一束沿著大腦中樞連接左腦和右腦的纖維,左右腦通過纖維束產生交流,從而作為一個整體運作——這正是我們希望在孩子身上發生的。我們希望孩子的大腦橫向整合,左右腦默契配合。這樣,孩子會同時正視自己的邏輯和情緒,更好地平衡兩者,進而理解自己和這個世界。

  大腦之所以分成左右兩部分,是因為每一部分都有專門的功能,我們因此可以實現更加復雜的目標,執行更加困難的任務。當大腦無法整合或者我們只從一側大腦獲取經驗時,就會出現問題。只使用左腦或者右腦就像只用一只胳膊游泳,盡管一只胳膊也可以游泳,但是兩只胳膊一起用,不是更能直達目標、更加容易成功嗎?

  大腦也是同樣的道理。以情緒來說,如果我們希望生活更有意義,情緒絕對不可或缺,但是我們不希望生活完全被情緒控制。如果我們被右腦掌控而忽視左腦的邏輯,我們就會淹沒在想象和身體感覺營造出的情感海嘯之中。同樣,我們也不希望只運用左腦,將邏輯和語言從感受和個人體驗中剝離,那樣會讓我們感覺身陷情感沙漠。

  我們的目的就是避免情感海嘯或情感沙漠。我們希望非理性意象、自傳式記憶和那些對我們而言至關重要的情緒能夠發揮作用,同時也希望它們能夠和秩序、結構相整合。當凱蒂在學校大吼大叫時,右腦支配了她的行為。凱蒂情緒化的右腦沒有和她邏輯化的左腦協調運作,托馬斯因此目睹了一次非理性的情感海嘯。

  這裡有一點很重要:不是只有情感海嘯會造成問題,忽視或否認情感導致的情感沙漠一樣會造成一些問題。這類問題更多地發生在年齡較大的孩子身上。下面是一個12歲女孩的故事,很多人都有過這種經歷。

  阿曼達和她最好的朋友發生了爭執。我們從她母親那裡得知,這場爭執在當時對她來說非常痛苦。但當談論這件事情的時候,她卻只是聳聳肩,盯著窗外,說道:“我真的不在乎,但我們不會再說話了,因為她惹惱了我。”

  她的表情冷漠而平靜,但是從她微微顫抖的下脣和閃爍的眼神中,我能感覺到她右腦的非語言信號在揭示她的真實情緒。在這個時候,“拒絕”表明一種傷痛。阿曼達處理脆弱情感的方式就是退回到左腦,退回到她貧瘠如沙漠,但是可預知且可控制的左腦。

  我需要讓阿曼達明白,即使回想起和朋友的衝突是非常痛苦的,她還是需要注意甚至尊重發生在她右腦裡的事情,因為右腦與身體感覺以及底層大腦釋放出的信息息息相關,二者共同創造了情緒。因此,所有來自右腦的意象、感覺和自傳式記憶都充滿了感情。傷心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從不可預知的、覺察式的右腦中撤退,退回到可預知、可控制的、邏輯式的

  左腦中,這樣我們會感覺到更安全。

  幫助阿曼達的關鍵在於,我要溫和地去感知她的真實感受。我沒有直接指出她對我,甚至是對自己的隱瞞,也沒有指出她生命中的重要之人如何傷害了她,我只是試著讓我的右腦去和她的右腦溝通。通過我的面部表情和姿態,讓她知道我真的希望能夠體會到她的情緒,感同身受地幫助她去“感受自己的感受”,讓她知道她並不孤單,因為我關心她的內心體驗,而不僅僅是外在表現。一旦建立了彼此間的聯結,語言對兩個人來說就會變得更加自然,我可以慢慢進入她的內心,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通過讓阿曼達講述她和最好的朋友之間的爭執,並且注意她在講述時的停頓,觀察她微妙的情緒變化,我把阿曼達再次引入她真實的情緒之中,並幫助她有效地處理這些情緒。這就是我嘗試既同她右腦的感受、身體感覺和意象聯結,又同她左腦的語言、線性敘事能力相聯結的過程。一旦了解了左右腦的作用機制,我們就能明白,整合這二者將會徹底地改變互動結果,以及這種徹底改變是如何實現的。

  我們不希望孩子受到傷害,同時也希望他們不僅能熬過生活中的困境,還能直面困難並得到成長。當阿曼達退回到左腦,逃避右腦中翻湧的痛苦情緒時,她就拒絕了一部分需要自己承認的重要自我。

  3、刻板的左腦

  否認情感只是我們過於依賴左腦的危險之一,我們還可能因此變得太過刻板,缺乏對不同觀點的辨別力,缺乏結合背景來理解事件的能力,因為這是右腦的特長。正因如此,有時你對8歲的孩子開個善意的玩笑都可能引起他的防御和憤怒。別忘了,右腦負責解讀非語言信息,特別是當孩子累了或情緒不佳的時候,他可能只會注意到你的話的字面意思,卻不會注意到你開玩笑的語氣和搞怪的表情。

  蒂娜最近遇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展示了刻板的左腦完全支配大腦時會產生怎樣的結果。

  蒂娜從食品店為剛滿1歲的兒子訂購了一個蛋糕。她想要一個“紙杯蛋糕做成的蛋糕”,就是用糖霜把好多個紙杯蛋糕連在一起,這樣看起來像一個很大的蛋糕。她下訂單的時候告訴蛋糕師傅要把兒子的名字“JP”寫在紙杯蛋糕上。結果,她在生日聚會開始前拿到了上圖中的蛋糕,上面寫著:JP在紙杯蛋糕上。

  我們的目標是幫助孩子學會同時運用左腦和右腦,即將左右腦整合起來。好比一條幸福之河,河兩岸分別是混亂和刻板,保持心理健康就是保持在這兩個河岸之間和諧的水流中央。幫助孩子聯結左腦和右腦,能夠給他們更多避開混亂和刻板河岸的機會,從而生活在健康、幸福且不斷流動的河水之中。

  整合左右腦可以確保孩子不會離兩岸太近。如果右腦的情感沒有與左腦的邏輯結合,就會像凱蒂一樣漂向混亂的河岸。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從左腦獲取一些觀點,並積極地處理情緒。否則,就像阿曼達那樣,一旦抵制情緒並躲回左腦中,就會撞上刻板的河岸。這時候我們就要幫助孩子邀請右腦多多參與,以便他們接納新的信息和體驗。

  4、整合我們自己

  現在你已對左右腦有了更多的了解,接下來想想自己大腦的整合程度吧。當你初為人父或初為人母時,有沒有被右腦支配過?你是不是經常被卷入情感海嘯中,讓孩子被你自己的混亂和恐懼淹沒?或者,你傾向於住在左腦的情感沙漠之中,結果你的反應刻板,使你在解讀和回應孩子的情緒和需要時很費勁?

  下面是一個媽媽的話,她意識到她最初和小兒子互動的時候只用了左腦。

  我成長在軍人家庭。不用說,我一點兒都不情緒化!我是個獸醫,一個訓練有素的問題終結者,不太擅長共情。

  當兒子哭泣或難過時,我會試著讓他安靜下來,好幫他解決問題。這樣做有時候沒用,甚至讓他哭得更加厲害,所以我只好走開,等他自己平靜下來。

  最近,我試著首先進行情緒聯結——右腦對右腦,這對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現在我會抱著他,聽他說,甚至幫他復述他的故事,讓他的左右腦一起工作。然後我們會討論怎麼采取行動或者解決問題。現在我試著謹記:聯結第一,解決第二。

  要想做到是需要練習的,但是一旦我先和兒子在情感上取得了聯結,既用右腦也用左腦,而不是只用左腦,一切就變得更順利了,我們的關系也改善了。

  這位媽媽意識到,對自己右腦的忽略讓她錯過了與兒子聯結、幫助兒子發展右腦的重要機會。

  促進孩子大腦整合的最好方法,就是我們自己的大腦更加整合。我們自己的左右腦一旦整合起來,就可以聯結現實的左腦和理智,讓我們做出重要決定並解決問題;同時聯結右腦和情緒,讓我們覺察感受、身體感覺和情緒,從而親切地回應孩子的需求。(本文摘自《全腦教養法》)

  作者:丹尼爾·西格爾 蒂娜·佩恩·布賴森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