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娃的自律意識 如何教會孩子『時間管理』?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 編輯:郭小琳 2022-10-27 08:34:58

  現在的孩子似乎很忙碌,小小年紀就要接受各種特長培養。家長們也忙碌,除了上班,處理家庭問題,還要幫孩子管理時間。

  那麼孩子的時間是家長必管的項目嗎?家長怎麼纔能撒手一回,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時間呢?

  孩子的時間管理教育,要根據孩子的情況,用適當的方式去“對癥下藥”

  奈奈今年3歲,剛剛上幼兒園。每天早上,孩子特別愛磨蹭,所以總是遲到。老師找過奈奈媽談過這個問題,孩子天天遲到,對奈奈融入集體生活很有影響。

  媽媽也很犯愁,眼看奈奈的4歲生日就到了,幼兒園還好說,但是孩子眼看就到上學年齡了,這上學要是天天遲到,就不好了。

  媽媽跟老師研究了一下,到了生日的那天,媽媽就很鄭重的對奈奈說:“如果你每天早上能麻利點,上幼兒園不遲到,媽媽就給你過生日。”

  奈奈很快就明白了,媽媽這句話的意思,自己如果上幼兒園遲到,就不會過生日。奈奈很快改掉了早上磨蹭的壞毛病。

  讓孩子意識“自己要學會管理時間”的問題,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

  如果想讓孩子做一件事,首先要培養孩子對這件事的意識。比如說叫孩子起床的事,多半父母都是人工叫醒,大聲的喊。“上幼兒園快遲到了!”

  而孩子呢,幾乎父母不去掀他的被子,天塌下來都不能醒。但是如果說,他愛看的動畫片就要開演了,他一准早早就起床了。

  孩子沒有精確的時間概念,大人之所以覺得時間過得快。日本相關領域大學教授曾解釋過這個原因:

  1年的光景在10歲孩子,是有生以來的十分之一,而在50歲的人眼中,就是五十分之一。

  對於小孩來說,現在比“過去”和“將來”更加有意義,所以往往會毫無意義地打發時間,這個行為在成年人眼中則是一種時間的浪費。

  而這種沒有意義、在成人眼中是“浪費時間”的事情,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卻必不可少。因為孩子們是在摸索中成長的。

  所以在孩子拖延,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們不妨回顧一下自己的小時候,不難發現,兒童時期就是不斷在為成年做准備

  讓孩子了解起床晚了會有什麼後果,那麼孩子不用家長的催促,自己就會起床了。孩子從3歲開始,就要開始逐步培養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管理時間了

  早上睡過頭的孩子,之所以會責怪父母沒有叫醒他,是因為,孩子覺得,他起床的事情,是父母的事,而意識不到是自己的問題。

  這就需要讓孩子明白這到底是誰的責任,平心靜氣的告訴孩子,他起床並不是別人的責任,而是他自己的事情。

  要知道,吼是沒有效果的。他自己會考慮,要怎麼做,自己纔不會睡過頭。只要讓孩子明白,不遵守時間會有什麼後果,那麼孩子就會很自覺地遵守時間。

  讓孩子學會去體驗,對孩子成長非常重要

  自我管理時間,也是要在孩子的日常生活的點滴中,逐漸讓他們去嘗試,一點一點地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不能操之過急。通過時間管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

  讓孩子意識時間流逝:小孩子的作息時間不能和大人一樣。桃花開了,春天來了;路邊的銀杏樹葉子黃了,秋天到了。季節的變化,讓我們感受到了時光的流逝。

  春節、兒童節、中秋節、國慶節以及家庭成員的生日等,一些值得慶祝的日子,可以增添生活色彩,並讓孩子感受時光的流逝。

  人們總能回想起往事,想到去年的時候是個什麼樣子,就是時光的一個個節點。

  在花瓶裡放上應季的花,做些季節性的陳設,餐桌上擺應時的蔬菜,有季節色彩的事物,給這些細節,可以給我們的每日生活帶來變化也能滋養心靈。多讓孩子參加季節性的活動,讓孩子的童年更充實。

  教孩子認識時鍾和時間把時間和行動聯系起來“馬上就要××點啦。”或者說,“當短一點的時針走到數字×那裡的時候,就是吃飯的時間。”“9點的時候我們要出去玩,我們要做好准備。”……

  把“時刻”和“行動”聯系起來,能幫助孩子從生活中自然理解時刻概念。

  建議每個房間都放個時鍾。讓孩子理解時刻的概念,感受到時間:先不讓孩子看時鍾,讓他猜一猜,現在到底幾點了。

  在和孩子聊天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入時間概念,營造游戲的氛圍。

  外出時候,通過簡單對話,和孩子來比賽猜時間。問問孩子現在幾點了,“現在太陽在頭頂上,是不是快中午12點了。”

  很多線索比如,通過太陽、影子、月亮等,可以幫助孩子了解到時間的變化以及其帶來周圍人和事物的變化。

  列清單,劃分有清晰的時間基准:時間看不見,無法有意識地劃分,所以會不知不覺間溜走。

  孩子看喜歡的動畫片、開心玩耍的時候,會覺得時間快。而在無聊、等待紅燈的時候,會覺得時間慢。這種心理差別,造成了一個人對時間長短的不同感受。

  同樣是1分鍾,等待紅綠燈會讓人覺得慢,而看動畫片,對孩子來說,會過得很快。

  預先設定好“從幾點,做什麼”,讓孩子知道現在是做什麼事的時間,養成劃分時間的好習慣。

  “現在是玩的時間。”“現在是休息的時間。”父母告訴孩子該做什麼的時候,要把具體的目標明確告知孩子。

  在孩子開始行動之前,和孩子約定好結束的時間。分清楚,什麼事是“必做的”,什麼事是“想做的”。

  然後幫孩子把這兩項分別列出來。這種在行動之前就能排好做事順序的習慣,會讓孩子事半功倍。

  在家長發號施令之前,孩子會自己思考

  在那句“快去做!”沒有出口之前,要培養孩子思考“該做什麼”的事情,之後主動去做這件事。

  比如睡覺之前准備好明天的東西,並跟爸爸媽媽道“晚安”,然後按時睡覺。

  很多家長覺得,讓孩子這樣做似乎是件不可能的事。那就太低估孩子了,這件事,孩子完全可以做到。

  如果家長合理的引導,小孩就會從小養成會思考的好習慣,並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而不是發號施令或者喋喋不休的催促孩子去做。

  長大之後成為一個守時守信,有計劃、有條理的人,這是從小就應該養成的習慣。

  指導孩子時,家長要對自己的言辭和語氣加以注意。與其讓孩子聽話,倒不如多去了解孩子的想法,鼓勵孩子主動提問,讓孩子自發行動

  家長不要認為孩子還小,守時是誠信的基本行為。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所約定的任務,也是效率的保證。

  等他長大再教,然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這麼多個“明日”攢到一起,孩子就在不知不覺中長大了。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