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咬指甲 其實是在向父母傳達這個信號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 編輯:郭小琳 2023-08-31 09:38:27

  有位媽媽說,自從孩子開始上幼兒園,就得了一個毛病,咬床頭。在床頭板和床尾板上咬出了一個個牙印子,就像被啄木鳥啄過一樣,有的部分都被他咬得露出了木頭。

  孩子啃咬的時候聚精會神,只要被打斷了,小臉就漲得通紅,委屈的嘴角像個倒掛的香蕉。

  她以為孩子缺什麼微量元素,可檢查也做了,哪項指標都是正常的。這讓她很是困惑:孩子已經4歲半,就一歲多口欲期的時候經常咬東西咬人,過了那個時間段就沒咬過,現在突然又開始咬東西,難道是口欲期又回來了?

  確實,很多孩子都有啃咬東西的習慣,什麼桌子,椅子,各種木制品,毛巾,杯子,床單,自己的手指甲,小皮屑,衣服上的線頭,都逃不過他們的“魔嘴”。

  不過家長要注意的是,3歲前的孩子,喜歡用嘴探索世界,是“口欲期”的正常表現。但如果已經超過3歲,孩子還在不停地啃咬,就有可能是“口欲期停滯”。

  01.為什麼會有“口欲期停滯”?這種行為的出現與孩子的年齡、性格、環境和生理因素都有關系。

  有些孩子可能是因為缺少某種微量元素,例如缺鐵、缺鋅,這時可能就會出現神經緊張和肌肉緊張的情況,加重啃咬行為。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而且現在的孩子食物比較豐富,很少會出現缺少微量元素的情況。

  大多數的這種情況則可能與心理因素有關系,例如孩子在學校或家庭遇到挫折、壓力和感到不安全感時,可能會用啃咬行為來緩解內心的緊張和不安。

  某醫院曾經對4所小學的732名學生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有45.08%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緊張性行為”。其中,啃指甲的發生率最高,佔29.64%,習慣性抽動佔16.93%,吃手指佔8.88%,習慣性擦腿佔1.64%。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Dr.Lori Woodring指出,孩子的安全感,往往跟固定的東西有關聯。當孩子需要適應變化,就會有新的壓力產生,這些壓力會在情緒上、心理上、生理健康上表現出來,咬東西,就是其中的表現之一。

  像文章開頭的那位咬床頭的孩子,經過媽媽的諮詢詢問,發現是因為孩子上幼兒園之後總是憋尿,憋不住了就尿褲子,被老師批評了,因此一上幼兒園心裡就特別緊張導致的。

  02.孩子出現這種行為,能不能用厭惡療法來治療?所謂的厭惡療法,就是在孩子喜歡啃咬的地方,比如說手指、鉛筆頭這些部位涂上苦味劑、手指水、辣椒水、風油精這類東西,孩子咬的時候吃點“苦”,就不敢再咬了。這種做法是完全不建議的。

  一是把這些東西涂在孩子的身上,有可能會對肌膚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比如辣椒水,涂在手上會紅腫。

  二是會存在誤食的風險,例如很多手指水雖然打著安全、不含毒素的廣告語,但誰也不知道它裡面到底有啥。風油精更是含有薄荷腦、樟腦這些,對孩子的大腦會有損傷,完全不能口服。

  三是可能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啃咬的更厲害。

  03.那到底該怎麼辦?有位寶媽分享了她的經歷:只要看到孩子啃咬,就拉起來打手,孩子哇哇大哭,說再也不會了。可一不在媽媽的視線裡,孩子就會繼續啃咬,眼睛還不停地盯著媽媽離開的地方,防止媽媽回來。

  所以,打一頓雖然暫時能有效果,但治標不治本。

  那到底該怎麼辦,纔能讓孩子改掉啃咬的行為呢?

  ①提供適當的咀嚼物。

  孩子啃咬行為的出現可能是因為缺乏適當的咀嚼物。父母可以給孩子適當添加需要啃咬的食物,如胡蘿卜、苹果等,或者購買專門的咀嚼玩具,引導孩子正確的啃咬行為。

  ②尋找孩子啃咬的原因,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可以帶孩子去查一下微量元素,如果缺什麼那就積極補充。

  如果不是身體問題,那就要積極尋找孩子心理壓力的來源,是因為換了照顧人、生活環境緊張不安,還是被欺負了等等。

  找到原因後積極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

  ③多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例如在人較多的場合,孩子會緊張,手就會不由自主地放到嘴裡。家長可以抱抱孩子,或者牽著孩子的手,緩解他的緊張情緒。

  回到家後,可以適當地表揚孩子哪些地方做得很好,幫孩子樹立信心,這樣慢慢地孩子在公眾場合就會不那麼緊張了。

  或者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在孩子身上帶一個他最喜歡的東西,告訴孩子大家會一直陪著他,這樣也能減少孩子的不安。

  ④給孩子創造一個穩定的家庭環境。

  家庭的穩定對緩解孩子心理壓力和焦慮感有促進作用。父母的關系和諧樂觀,充滿正能量,可以間接地增強孩子的安全感,減少啃咬行為。

  家長可以通過多陪伴孩子、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和安全感,或者帶孩子多參加一些親子戶外活動放松身心。

  ⑤尋求專業幫助。

  如果孩子的啃咬行為很嚴重,比如有的孩子會把手啃得鮮血淋淋,家長應該及時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出現一些怪異的行為都是有原因的,只要我們能找到問題的癥結,然後耐心地幫助孩子慢慢改正,這些行為都會逐漸消失。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對他們多一些關注。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