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成為時間管理『小能手』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京青年報 作者: 編輯:李進 2025-02-25 11:11:29

  提問:

  我家孩子今年上四年級,平時做事總是拖拖拉拉,缺少時間觀念。我們也做了一些努力,但效果不明顯。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麼做纔能科學指導孩子提高學習效率,戒掉拖拖拉拉的習慣?

  專家觀點

  北京市廣渠門中學附屬花市小學四年級年級組長、北京市中小學家庭教育指導教師朱亞梅:無論孩子處於哪個學齡階段,“拖延”這一難題總是讓家長們感到束手無策。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拖拉、磨蹭、懶散等行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缺乏有效的時間管理能力。而掌握時間管理技巧,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們提高學習效率,還能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日常習慣。

  據統計,超過90%的家長反映孩子存在時間管理上的不足,表現為行動遲緩、缺乏明確的時間觀念。然而,深入分析後不難發現,這並非全然由於孩子自身缺乏時間意識,而是由於時間的抽象性和難以直觀感受的特性,導致孩子難以准確把握。在多數情況下,孩子的拖延行為並非出於貪玩,而是由於他們對時間長度的預估能力不足所致。

  認知心理學認為,每個人的時間觀念與自身的時間知覺密切相關,它並非天生存在,而是隨著孩子生活經驗的累積而發展。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可以做哪些事情提高孩子的時間知覺力呢?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分階段指導時間管理的技巧。

  2到7歲屬於好奇與模仿的年齡段。這個階段,孩子們的“自控小馬達”還沒全開,所以特別需要家長們的“啟動儀式”。一開始,我們要手拉手,像探險一樣制定一天的日程表,同時也要對相關活動提出挑戰小要求:早晨的陽光裡,我們設定個“起床小鬧鍾”,看看誰能最快變成小勇士,自己穿衣還整理床鋪;午餐時間,咱們來個“專心吃飯大賽”,看誰能不溜號,吃得又快又乾淨;到了玩耍時刻,更是要展現“小小計劃師”的本領,合理安排時間,讓學習和游戲都精彩不斷!這樣的冒險旅程,從孩子開始懂事就啟程,一直到小學低年級都滿滿是樂趣。目標就是讓孩子在歡笑中學會時間魔法,感受到時間管理的超級力量。

  7至10歲屬於參與階段,孩子已經對時間管理有了一定的認知基礎和實踐經驗,因此,我們可以積極鼓勵他們參與到安排每項活動的時間規劃中。具體而言,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預估完成每項作業所需的時間,並在實際完成時進行記錄與評價,同時,給予他們必要的鼓勵和獎勵,並留出充裕的自主安排時間。家長和孩子通過預估時間,我們旨在培養孩子的整體時間規劃意識,讓他們學會將自己的業餘時間有意識地劃分成不同的板塊,以便更好地掌握任務的完成情況。這樣的參與和引導方式,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自主規劃與管理能力,還能夠顯著提昇他們做事的效率。

  11歲至12歲以後進入自主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已展現出顯著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家長可充分尊重並鼓勵他們獨立進行時間管理。這意味著讓孩子自主規劃每日的作息時間,包括起床、用餐、作業、運動、娛樂及睡眠等各個環節,賦予他們一定的自主權與決策權。

  與此同時,家長的角色需適時轉變,從傳統的指導者逐漸過渡到鼓勵者與支持者的身份。家長應更多地關注與陪伴孩子,通過協商、溝通以及持續地尊重,來營造一個積極、和諧的家庭氛圍。這樣的轉變旨在激勵孩子進一步強化其時間管理意識,不斷提昇時間管理的能力,從而助力他們更加健康、快速地成長。(文/記者 武文娟)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我們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