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家長們總是操心孩子的保暖問題。總覺得穿得多纔不會著涼感冒,保暖防寒就要穿得越多越好……這些就是典型的穿衣誤區。
來自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李舒曼、鍾柳依提醒各位家長:孩子穿衣保暖有竅門。
01走出三個穿衣誤區
?誤區1:穿得越多越好
多穿衣服雖保暖,但過多衣物會讓孩子出汗,汗液揮發若不及時,反而會加速熱量流失,增加感冒風險。適量穿衣纔是關鍵。
?誤區2:忽視局部保暖
頭、手、腳是散熱“大戶”,天冷時不僅要關注衣服,也別忘了給孩子戴上保暖帽子、手套和穿上厚棉襪。
?誤區3:材質選擇不當
不透氣的衣物讓孩子悶熱難耐,棉質內衣吸汗透氣、外套防風防水纔是“正道”。
02推薦“洋蔥式”穿衣法
所謂“洋蔥式”穿衣法,即分層穿衣,每一層衣物都有其功能,舒適靈活又保暖。其可根據孩子的活動和環境變化,隨時增減衣物,避免過熱或過冷。
內層為吸汗速乾層,主要作用是排汗和保持乾燥,避免濕氣導致的不適,例如純棉內衣因其柔軟親膚、透氣性好、吸濕性強,是很好的選擇。
中層為保溫隔熱層,主要作用是提供保溫效果,鎖住體內熱量,防止體溫過低,如羊毛衫、抓絨衣。
外層為防風防水層,主要作用是阻擋外界寒冷空氣,防止熱量流失,如羽絨服、防風外套。
03衣物材質多關注
在選購服裝時,建議查看使用說明,選擇符合國家標准的衣物材質。
嬰幼兒紡織產品,是指年齡在36個月及以下嬰幼兒穿著或使用的紡織產品,這類產品應符合“a類”要求,且必須在使用說明上標明“嬰幼兒用品”字樣。
兒童紡織產品,是指年齡在3歲以上、14歲以下的兒童穿著或使用的紡織產品。其中,直接接觸皮膚的兒童紡織產品至少應符合“b類”要求,非直接接觸皮膚的兒童紡織產品至少應符合“c類”要求。









